天和道首页 认识天和道 天和道动态 天和道团队 研发中心 产品中心 案例分享 加盟咨询

中医香疗的形成与发展

2022-10-25   
中医香疗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至晋唐时期
秦汉时期中医香疗从实践逐渐上升为理论。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香囊、熏炉中发现,内有辛夷、佩兰、茅香、花椒、肉桂等芳香类药物;华佗《中藏经》中记述了用绛囊盛安息香来防治传尸、肺痿、时气、瘴疟等病;《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全书收载药物 365 种,其中芳香药物占10%左右;《黄帝内经》已能从方剂配伍、药性理论出发,运用芳香药物进行辨证论治;在《灵枢·寿夭刚柔》中就载有醇酒蜀椒姜桂方(醇酒、蜀椒、干姜、桂心),以棉絮、布巾浸药酒,用生桑炭炙,以熨寒痹所刺之处。
晋唐时期中医香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芳香药物品种增多,补充了许多新发现药物和外来药物,如《新修本草》记载苏合香、阿魏、安息香等外来香药,在专述外来药物的典籍《海药本草》中收载了芳香药物50余种,如青木香、荜茇、白豆蔻、丁香、零陵香、降真香、没药、甘松香等,一直为现代所习用。
中医香疗方法不断丰富,在此阶段香熏法、香熨法、香佩法、香枕法已非常流行,如《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香熏疗法所用艾经点燃后,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有燥湿、辟秽化浊之效。

第三,香方方剂逐渐增多,尤以《千金方》为代表,如《千金翼方·卷第五·妇人》一文中载有香方六首,其中“熏衣香方”由熏陆香(八两),藿香、览探(各三两),甲香(二两),詹糖(五两),青桂皮(五两)六味药物组成,制作时将此六味药研细混匀,干湿适度,以便于香气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