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香疗的起源与积累
2022-10-25
中医香疗的起源与积累——远古至先秦时期
远古时期,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或点燃篝火防兽时,选用植物作燃料,发现植物在燃烧时散发出的芳香气味被人闻吸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作用,慢慢地给原始人以启发,这可能就是中医香疗的起源。
夏商周时期就有关于中医香疗的记载,殷商甲骨文中记录了芳香药物及中医香疗专职人员分工:如“紫(柴)”“鬯”(chàng,芳香的酒)及“臭”(专门负责熏香职务的人称“臭”)和“工”(从事“艾灸”“熏香”的具体工作人员称“工”)。周代已有薰香、采香的习俗,如《诗经》有“采艾”“采萧”等采集香药的诗歌;《周礼》有以“莽草薰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薰香防治害虫的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香疗经验逐渐丰富,如《离骚》中载有44种香草且大多可供药用;《山海经》中收载中草药百余种,其中芳香药物有薰草(零陵香)、药(白芷的别名)、桂、芎蒡等,还记载了佩香可以驱疫防病,是描述佩香疗法的较早文字记载。此时,艾也逐渐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如《孟子》中载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说法。